【个人简介】
张冀希,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071班学生。大学期间,曾获“经济管理学院优秀毕业生”、“军训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现就职于国家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调查队,科员。
【励志故事】
太行山区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那里曾是抗日战争革命老区,张冀希正是来自那里。在经过一番拼搏之后,深知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他树立了自己的目标,努力学习并进入了大学,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路。
快乐其实很简单
大学的生活总是快乐的,即使清贫的生活也不能阻挡快乐的脚步。由于家庭经济原因,张冀希大学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。报到第一天交完学费后他身上就剩下七百块,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,剩下的生活费都是在学校自己挣的。他参加了食堂的勤工俭学,一日三餐是免费的,付出的代价是每天在食堂倒剩饭剩菜,一干就是两年半。如果想为自己添身衣服鞋子,就要提前两个星期去外面饭店当两个周末的服务生。
他说:“那时候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学校勤工俭学发工资,一个月80块,虽不算多(其他岗位是160,食堂管吃所以少一些),但却是我重要的生活来源。”张冀希喜欢看杂志,每次发完工资后他都会去报亭买份《读者》,美美的看上一个晚上,这个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。那时他还有几个“书友”,都是在买书看书时认识的,他说:“那时候的快乐其实很简单,能让自己觉得精彩的文章获得“书友”们的认可就觉得很开心。”
浪子回头金不换
由于对学业重视不够,张冀希的学习在班级一度处于中下水平,恰逢这时他又迷恋上了创业,参加创业培训,看创业励志,甚至还在大二下学期时自己创办了辅导班,整日东奔西跑,幻想着创业致富,却恰恰忽视了脚踏实地。直到大二下学期考试挂科才让他逐渐清醒起来,让他重新思考读大学的意义。他认为,大学是一个造梦的地方,梦想再美好归根到底还要回到实际。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腔的热情、好的创意,还要有丰富的经验、强大的执行力和坚实的资金基础等等,而这些他恰恰都不具备。
这之后,他变得务实起来,决定先扎实自身的基础。他先后参加了单证员、教师资格证、计算机三级等考试。在课余时间还跟随老师外出进行课题调研了解社会民情。利用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和年级的党支部副书记的机会,为同学做好服务,以更加脚踏实地的态度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,增强自身为人处事和应变的能力。他所做的这些不仅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,也为他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付出努力 收获梦想
到了大四,张冀希认真评估了自身的能力,结合自身实际,认定无论将来做什么,公务员考试是自己当前最脚踏实地的选择,为了避免过于激烈的竞争,张冀希选择了较为冷门的岗位—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作为自己报考的目标,将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。
目标定下来,剩下的就是执行力。没有考公的经验,他就从基础模块开始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攻克。在两个月的时间里,他将枯燥的公考常考知识点全部复习了一遍;不会做题技巧,就多看资料和网络视频的讲解;速度跟不上就一遍一遍做模拟题把握节奏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由于正确认识了自己的能力,目标得当,准备充分,张冀希终于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面试。
而面试又是一场硬仗。张冀希说:“为了省钱,更重要是因为没钱,我决定自己看书复习,那时候正值寒假在家,也没有网络,只能通过看书学习和平时日常的积累准备面试,一方面是自己幸运,另一方面平时的积累在面试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”
张冀希说“不要对环境过于苛求,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自身的努力。公考面试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个人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。果断、自信、有礼有节都是考官主要的给分点,而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伪装出来的,这些也都是我工作后偶然遇到我的主考官才知道的。”
一切小事 从我做起
刚踏入工作,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繁杂的工作曾经让张冀希无所适从,工作上不讲学历,不讲过去,只有认真做好份内的工作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。要做好一件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作为新人只有在不断虚心学习中才能成长。
张冀希一开始工作就报名了统计执法资格证和统计师的考试,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加强业务工作的学习,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统计执法资格的考试,成为了一名统计执法员。
由于工作积极,学习能力强,本来在其他局队工作一年后才允许接手的专业,仅仅过了半年时间,领导就放心把工作交给了他,现在张冀希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统计业务人员了。
【励志寄语】
一切播种总会收获结果,一切走过的“弯路”都有价值,一切失败都是提高自己的好老师,一切努力迟早会有回报。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对未来有希望,每天快快乐乐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。只求耕耘不问收获,浙林学子将来必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